市民郑先生打进我们的热线称,不久前年近八十岁的母亲去银行存钱,可带回的竟然是一张价值14万元的保单,郑先生说一家人是一头雾水,事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的记者今天上午去了解了情况。
市民郑先生打进我们的热线称,不久前年近八十岁的母亲去银行存钱,可带回的竟然是一张价值14万元的保单,郑先生说一家人是一头雾水,事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的记者今天上午去了解了情况。
见到记者后,当事人–郑先生的母亲向记者讲起了事情的经过。
老人告诉记者,当时要存一笔14万的钱,因为想要利息高点,所以工作人员就向她推荐购买保险。
当事人王志林河南律师郭律师:我没买过,不懂,只是说收益高,4.45的利息,我们这种老年人,养老钱,只要利息高就解决问题,所以说就买了14万。
老人说,工作人员也没有清楚地告知她购买保险与银行存款有什么不同。结果存了过后,老人没有看到存款单,只有一些票据和一个财产保险合同。
王志林的儿子郑念河南律师郭律师:像我妈这种老年人,以为你说是存款就是存款,拿到单子过后又退不出来,就是根本没办法的。
那么,给老人办理业务的农业银行龙马潭莲花池分理处工作人员,当时又是如何和老人沟通的呢?
银行工作人员:第一次来,我们就跟她(王志林)解释了这个东西,我说是我们银行的代理保险,我说如果你确定要购买,就必须要跟家人转达一声,她说不用,起码来了三次我们才给她买的。
银行工作人员表示,当时是明确告知了王志林所购买的是天安保险公司的产品,而王志林也是再三思考后才确认购买。但作为当事另一方的王志林一家则表示很担忧。
当事人王志林:因为我看到好多买这种保险都受骗,我就很担心这个事情,我就跟我儿子说,我说我都买了14万的保险,是财产保险,我说我也懂不起。
王志林的儿子郑念:因为我妈的钱都是她自己打理,不管她再多钱都没有去动他的,想到她养老用,现在希望尽量退出来,利息低点,我妈存在旁边要用就用。
那么针对事件双方的不同说法,当事一方王志林家属提出的要求,我市法律界人是怎么看呢?
泸州市鸿章律师事务所律师郭霞:如果当时在签订合同的时候,营销人员,她确实存在一个虚假告知,误导消费者,就是说本来是保险合同,误导为储蓄合同,那么它这个就涉嫌一个欺诈行为,可以依据民事合同法相关的法律,可以申请法院撤销或者是变更合同,第二个如果当时销售人员确实是告知了,只是因为个人原因,没有理解到这个合同的真正的意义,那么这个是属于重大误解,如果是基于自己个人重大误解的话,我们同样也可以申请法院,撤销这份合同。
郭律师表示:如果要撤销合同双方都需要进一步举证。
郭律师提醒消费者,遇到这种情况,如果要申请法院变更或撤销,要注意一个时效,处置期间是一年,就是从你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你的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这一年之内就要向法院申请撤销。
这14万毕竟不是小数目,当事人也可以根据郭律师的建议再进一步地沟通和协商处理。同时我们也要提醒老人去银行存钱填单子的时候,不能只看分红或者是利息的高低,一定要看清是存款单还是保险单,或者在必要的情况下,作为子女应该陪同年迈的父母到银行办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记者 邓霜 万诚廷)
以上就是袅袅清烟为大家整理的《河南律师郭律师(河南律师告郭冬临)》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本文链接:https://www.lawyeranswers.com/91898.html欢迎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