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杀人罪的特别规定

一、安乐死

关于“安乐死”定性问题对实施积极的安乐死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所谓安乐死,通常是指为免除患有不治之症、濒临死亡的患者的痛苦,受患者嘱托而使其无痛苦地死亡。安乐死分为不作为的安乐死与作为的安乐死。不作为的安乐死(消极的安乐死),是指对濒临死亡的患者,经其承诺,不采取治疗措施(包括撤除人工的生命维持装置)任其死亡的安乐死。这种行为不成立故意杀人罪。

安乐死的三种情况:

一是没有缩短患者生命的安乐死(本来的安乐死、真正的安乐死),这种行为不成立犯罪;

二是具有缩短生命危险的安乐死(间接安乐死)。虽然这种行为有缩短患者生命的危险,但实际上并没有缩短患者生命,也不存在故意杀人罪;

三是安乐死作为缩短患者生命的手段(积极安乐死),是为了避免患者痛苦而提前结束生命的方法。世界上只有个别国家对积极的安乐死实行了非犯罪化。

在我国,救死扶伤是公民的道义责任,是医务人员的职业责任。对生命垂危、痛不欲生的患者,应尽量给予医务上的治疗和精神上的安慰,以减轻其痛苦。人为地提前结束患者生命的行为,还难以得到一般国民的认同;即使被害人同意,这种杀人行为也是对他人生命的侵害。

特别是在法律对实行积极的安乐死的条件、方法、程序等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实行积极的安乐死所产生的其它一系列后果不堪设想。在法律不允许实施积极安乐死的情况下,实施积极安乐死仍构成故意杀人罪;既不能认为这种行为不符合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也不能以刑法第十三条据宣告无罪。

当然,量刑时可以从宽处罚。从各国刑法理论研究和刑法实践趋势来看,积极安乐死无罪化,或许可以逐渐实现。

二、大义灭亲

对所谓“大义灭亲”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论。我国不承认“家法”,对一切违法犯罪人都应交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法律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理由私自处死他人。行为人对违法犯罪的亲属只能由司法机关处理。擅自处死违法犯罪亲属的,也构成故意杀人罪,但量刑时可以从轻处罚。

以上就是律师365小编整理的故意杀人罪的特别规定相关信息。如有法律相关问题,可关注在线咨询~

律师365是专业的法律咨询平台lawyer365.cn,如您有任何法律问题需要咨询,欢迎致电律师。

以上就是律师365为大家整理的《故意杀人罪的特别规定》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本文链接:https://www.lawyeranswers.com/6418.html欢迎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

Like (0)
Previous 2022年 8月 23日 上午11:55
Next 2022年 8月 23日 上午11:55

相关推荐

  • 刑事案件当事人被拘留六个月还没出来是怎么回事?

    导读:刑事案件当事人被拘留六个月还没出来有可能是被逮捕了,刑事拘留的期限不会超过37天,被拘留6个月的情形显然是违法的。公民若是发现自己的家属被拘留6个月依旧没有被释放,可以向侦查机关询问。

    刑事辩护 2023年 1月 8日
    20600
  • 信用卡诈骗罪和盗窃罪区分是什么

    导读:信用卡诈骗罪与盗窃罪主要有以下几点:1、犯罪故意的内容和产生的时间不同。2、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3、犯罪对象不同。4、是否退还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同。5、主体要件不同。

    刑事辩护 2022年 12月 13日
    19600
  • 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量刑处罚是什么

    导读:1、触犯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的,一般应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2、如果单位犯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则对单位处以相应罚金,并对其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个人犯罪的规定处罚。

    刑事辩护 2022年 12月 20日
    18100
  • 教育督导条例

    《教育督导条例》已经2012年8月29日国务院第21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保证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对法律、法规规定范围的各级各类教育实施教育督导,适用本条例。 教育督导包括以下内容: (一)县…

    刑事辩护 2022年 8月 25日
    20100
  • 取保候审必须要开庭吗?

    导读:取保候审不是必须要开庭的,无论是在决定取保候审的时候,还是在取保候审执行完毕之后,因为取保候审只是强制措施的一种,并不意味着行为人被判处刑事处罚,在处理的时候,一般只需要有权决定的机关作出相关的取保候审的决定即可。

    刑事辩护 2023年 1月 4日
    40000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请扫码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