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的处罚标准

导读:按照《刑法》第118条、第119条的规定,犯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的,若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中国对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的处罚标准

1、破坏易燃易爆设备,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2、造成严重后果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3、因过失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一十八条 破坏电力、燃气或者其他易燃易爆设备,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九条 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与危险物品肇事罪的界限

(1)犯罪对象不同。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的犯罪对象是正在使用中的燃气或其他易燃易爆设备;而危险物品肇事罪的犯罪对象是危险物品,包括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

(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表现为破坏燃气设备或者其他易燃易爆设备,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而危险物品肇事罪必须是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3)犯罪形态不同。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是危险犯,只要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即可成立犯罪;而危险物品肇事罪是结果犯,必须造成严重后果,才构成犯罪。

(4)犯罪主观方面不同。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而危险物品肇事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司法实务中,如果行为人破坏的是非正在使用中的易燃易爆设备,因其不存在危害公共安全的可能性,因而不构成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只是对财产所有权的侵犯,情节严重的,则构成侵犯财产方面的犯罪如果是故意毁损非正在使用中的易燃易爆设备,情节严重的,应以故意毁坏财物罪论处。

以上就是林律师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对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的处罚标准》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本文链接:https://www.lawyeranswers.com/36927.html欢迎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

Like (0)
Previous 2023年 1月 7日 上午10:00
Next 2023年 1月 7日 上午11:00

相关推荐

  • 再审审查期间申请授权书的笔迹鉴定可以吗

    导读:可以申请;如果原审,包括一审、二审诉讼过程中,双方当事人没有申请对笔迹进行鉴定,再审过程中就可以申请对笔迹进行鉴定。

    刑事辩护 2022年 12月 22日
    18900
  • 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的构成特征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客体是国家的金融信贷秩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经济生活中,金融交易主体之间形成复杂的金融关系,金融关系的有机整体就是金融秩序。金融关系包括:金融交易关系,金融管理关系,金融机构的内部关系,金融管理关系是指国家金融主管机关对金融业进行监管和宏观调控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它是一种非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管理关系,即纵向金融关系。 金融秩…

    刑事辩护 2022年 8月 23日
    19600
  • 刑事拘留一定要通知家属吗?

    导读:刑事拘留并不是一定要通知家属,主要就是因为存在刑事拘留这样的一种情况,那么按照《刑事诉讼法》当中的规定是需要通知家属的,除非说没有办法通知,或者是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类型的犯罪不通知家属。

    刑事辩护 2022年 12月 23日
    16500
  • 满足什么条件可以监外执行

    导读: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刑事辩护 2023年 1月 9日
    18200
  • 刑事案件中刑拘最长多少时间

    导读:刑拘最长37天,可是,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了37天不代表一定会被释放,如果在第37天收到了人民检察院的批捕决定书,犯罪嫌疑人仍然会被羁押,满37天没有批准逮捕的才会被释放,公安机关也可以根据案情变更强制措施。

    刑事辩护 2023年 1月 9日
    17400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请扫码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