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借款多长时间失效

导读: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民法典中借款多长时间失效,只有欠条起诉还钱可以得到支持吗的问题带来帮助。

一、民法典中借款多长时间失效

民法典规定,借款超过诉讼时效就会失效,而借款诉讼时效是3年,从借款期限届满时开始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第一百九十二条【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法律效果】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

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二、只有欠条起诉还钱可以得到支持吗

首先,在民间借贷中,借贷双方以订立欠条作为借款的依据,所以发现借款人不积极还钱,出借人起诉时法院会审查欠条。

所以,通常上,只有欠条起诉还钱,经审查确认后可以被支持。

其次,为避免被有心人制造虚假民间借贷关系来谋取不正当利益,损害一方的利益,当事人只有欠条,不能当然证明存在借款关系。

因此,实践中,出借人起诉时可能要说明以下事项:

1、借款的原因;

2、借款时间;

3、借款地点;

4、借款的款项来源;

5、借款的交付方式;

6、款项流向;

7、借贷双方的关系、经济状况。

所以,法院审理借款纠纷案件时,会结合以上因素以及证人证言等证明确实存在借款关系。

而出借人只提供欠条,法院经审查发现不符的,那么将难以确认存在借款关系,最终出借人可能拿不回欠款。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知道,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所以借款有效期是3年,从债权人知道借款期限届满后开始计算的。

以上就是何律师为大家整理的《民法典中借款多长时间失效》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本文链接:https://www.lawyeranswers.com/36011.html欢迎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

Like (0)
Previous 2023年 1月 4日 下午5:23
Next 2023年 1月 4日 下午5:40

相关推荐

  • 给他人担保买车出现的债务怎么办

    导读: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给他人担保买车出现的债务怎么办,担保人怎样追偿债务人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

    债权债务 2023年 1月 2日
    27400
  • 民法典中通过离婚可以躲避夫妻一方个人债务吗

    导读: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民法典中通过离婚可以躲避夫妻一方个人债务吗,夫妻共同债务有哪些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债权债务 2022年 12月 23日
    17300
  • 民法典中债务违约抵押房产如何处理

    导读: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民法典中债务违约抵押房产如何处理,抵押担保的责任范围是什么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债权债务 2022年 12月 28日
    14900
  • 如何解决企业欠款纠纷

    导读:企业在欠款纠纷产生后,其解决方式很多,如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只要运用及时和恰当,就会收互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由于一些债权人常常为了不伤和气,协商阶段的时间拖得太长,从而坐失了很多收回欠款的良机。

    债权债务 2022年 12月 30日
    16400
  • 民法典离婚期间共同债务如何处理

    导读: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民法典离婚期间共同债务如何处理,办理离婚登记时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债权债务 2022年 12月 28日
    25100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请扫码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