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增减挂钩是什么政策,相关法律规定

导读:当前的社会中,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中我们对土地增减挂钩是什么政策,相关法律规定进行了解答,希望能解答您的问题。

一、土地增减挂钩是什么政策

增减挂钩土地征收是属于国家试行的一种土地征收政策,目的是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最终目标。

二、相关法律规定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以下简称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以下简称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第三条挂钩试点工作应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护耕地、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为出发点,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以优化用地结构和节约集约用地为重点。

具体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规划统筹试点工作,引导城乡用地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二)以挂钩周转指标安排项目区建新拆旧规模,调控实施进度,考核计划目标;

(三)以项目区实施为核心,实行行政辖区和项目区建新拆旧双层审批、考核和管理,确保项目区实施后,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建设用地总量不突破原有规模;

(四)因地制宜,统筹安排,零拆整建,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五)尊重群众意愿,维护集体和农户土地合法权益;

(六)以城带乡、以工促农,通过挂钩试点工作,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土地增减挂钩征收是我国试点实施的一个土地征收政策,土地增减挂钩征收的原则是合法、自愿、有偿和规范,其目的是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从而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如果还有什么疑惑或者问题,读者可以到律师365网进行咨询。

以上就是程律师为大家整理的《土地增减挂钩是什么政策,相关法律规定》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本文链接:https://www.lawyeranswers.com/31766.html欢迎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

Like (0)
Previous 2022年 12月 31日 下午7:46
Next 2022年 12月 31日 下午8:50

相关推荐

  • 国家征收土地补偿是哪个部门管理的

    导读:国家征收土地补偿是由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管理的,征收土地时支付的这些补偿金由国家统一承担,但是,市、县级人民政府要负责对房屋征收和补偿工作进行管理监督。征地补偿是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私自挪用或截留。

    征地拆迁 2022年 12月 29日
    20100
  • 村委会不同意再申请宅基地是否违法

    导读: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村委会不同意再申请宅基地是否违法,申请宅基地的条件相关的法律规定。

    征地拆迁 2022年 12月 15日
    22900
  • 国家强拆的房租损失是否赔偿,相关法律规定

    导读: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国家强拆的房租损失是否赔偿,相关法律规定的问题带来帮助。

    征地拆迁 2022年 12月 31日
    21700
  • 棚户区改造可以办不动产证吗?

    导读:棚户区改造可以办不动产证,办理棚户区改造房产证时,买卖双方持房屋买卖合同和其他证件到房地产交易所办理买卖过户登记,买卖过户手续办理完成后,买方应持房地产交易所发给的房产卖契,向房屋土地管理局提出获得房产证的申请。

    征地拆迁 2022年 12月 22日
    22200
  • 集体房屋拆迁纠纷怎么解决?

    导读:集体房屋拆迁纠纷可以采取的解决方案包括协商、起诉、申请行政裁决等。若拆迁方想要采取申请行政裁决的方式处理纠纷,需要提交的材料包括裁决申请书、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被拆迁房屋权属证明材料等。

    征地拆迁 2022年 12月 23日
    17200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请扫码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