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有毒食品罪既遂一般要怎么判刑

导读:法院会对既遂犯判5年以下有期徒刑;该行为对公民的身体造成严重损害,出现涉案情节严重的情况,需要判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该违法行为导致受害者死亡的,需要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一、生产有毒食品罪既遂一般要怎么判刑

1、生产有毒食品罪既遂判处被告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2、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除此之外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

二、生产有毒食品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应予立案追诉。在食品加工、销售、运输、贮存等过程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使用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的,应予立案追诉。在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销售、运输、贮存等过程中,使用禁用农药、兽药等禁用物质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应予立案追诉。

在保健食品或者其他食品中非法添加国家禁用药物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应予立案追诉。下列物质应当认定为本条规定的“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

1、法律、法规禁止在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中添加、使用的物质;

2、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中所列物质;

3、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告禁止使用的农药、兽药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

4、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行为人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有毒的原材料,涉嫌生产有毒食品罪,这项罪名属于行为犯,不需要产生危害后果,只要行为人存在违法行为就构成本罪的既遂状态,需要对行为人进行处罚,可以判5年以下有期徒刑,处罚的情况会记入到个人档案中。

以上就是薛律师为大家整理的《生产有毒食品罪既遂一般要怎么判刑》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本文链接:https://www.lawyeranswers.com/31341.html欢迎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

Like (0)
Previous 2022年 12月 31日 上午11:13
Next 2022年 12月 31日 上午11:31

相关推荐

  • 两男子往火锅里放刀片被行拘,他们将要负哪些法律责任

    在2月15日的下午,浦东公安分局罗山新村派出所接报辖区某火锅店内发生一起纠纷案。 两名20岁左右的男子,在前一天晚上相约一起吃火锅,并且吃完后举报该店火锅内出现一个刀片!在一开始火锅店的负责人就免去了两人的餐费,并且和两位男子约定在次日进一步的商谈赔偿金额。 但在火锅店负责人一系列的思考后便觉得疑点重重,要是说吃出虫子、蟑螂、包装这些听起来还情有可原,毕竟餐…

    2022年 8月 25日
    19600
  • 诈骗退赔了检察院不起诉是合法的吗

    导读:诈骗退赔了检察院不起诉是合法的。一旦被诈骗之后,受害人是可以要求诈骗的人员请求赔偿的,而公安机关对于诈骗案件中的违法所得会进行追讨的。而如果被告是积极退赔的话,那么再判刑的时候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刑事辩护 2023年 1月 9日
    38500
  • 刑事申诉家属作为申诉人可以吗?

    导读:可以的,只要对案件的判决有任何不服的,就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诉,但只能是近亲属而且还需要有合法的证明材料,这样才能确定本人可以申诉成功,只要法院受理了之后就会对案件重新进行审理。

    刑事辩护 2022年 12月 20日
    17000
  • 刑事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既遂怎么量刑处罚

    导读: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刑事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既遂怎么量刑处罚,刑事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构成要件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刑事辩护 2022年 12月 21日
    18400
  • 江苏省失业保险规定

    《江苏省失业保险规定》已于2011年4月28日经省人民政府第6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预防失业,促进就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下列单位和人员(以下统称用人单…

    刑事辩护 2022年 8月 25日
    21500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请扫码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