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期间的计算方法依照本法的规定,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条【期间计算单位】民法所称的期间按照公历年、月、日、小时计算。第二百零一条【期间起算】按照年、月、日计算期间的,开始的当日不计入,自下一日开始计算。按照小时计算期间的,自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时间开始计算。第二百零四条【期间的法定或约定】期间的计算方法依照本法的规定,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二、期间是什么
期间是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或者人民法院进行民事诉讼或者审理民事案件应遵守的时间。
比如立案的期间、提交答辩状的期间、上诉期间等。
期间包括法定期间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间。
法定期间,指法律明确规定的期间。
法律规定某项诉讼行为只能在一定的期间内进行,超过规定的期间,所进行的诉讼行为不发生法律效力。
法定期间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人民法院不得依职权或者依当事人申请予以延长或者缩短。
法定期间又可以分为不变期间和可依法定条件变更的期间。
不变期间指必须严格遵守,任何人不得改变的期间。
比如上诉期间、申请执行法律文书的期间等。
可依法定条件变更的期间指由于特殊原因,人民法院可予变更的期间。
比如审理案件的期限由于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可以报法院院长批准延长。
指定期间,指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于具体诉讼事项所指定的期间。
比如指定当事人在期间内补正起诉书中的欠缺。
指定期间是对法定期间的必要的补充,是一种可变的期间,人民法院可根据具体情况指定某一诉讼行为的实施期间,可以适当延长或者缩短,甚至还可以取消原来指定的期间。
人民法院指定期间时应注意:
指定期间要明确、具体,有起止时间;
指定期间的长短要与行为实施的难易程度相适应;
指定期间不能与法定期间相冲突。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期间是指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或者人民法院进行民事诉讼或者审理民事案件应遵守的时间。
期间一般是按法律规定的方式计算,法律没有规定的,由当事人协商确定。
以上就是郭律师为大家整理的《民法典的期间的法定或约定有哪些》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本文链接:https://www.lawyeranswers.com/30766.html欢迎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