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非营利性组织可否作为法人

导读: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民法典非营利性组织可否作为法人,自然人与法人的区别主要在哪的问题带来帮助。

一、民法典非营利性组织可否作为法人

非营利组织可不可以作为法人,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营利目的成立,不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会员分配所取得利润,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非营利组织,可以作为法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十七条【法人的定义】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第八十七条【非营利法人的定义及类型】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营利目的成立,不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会员分配所取得利润的法人,为非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第八十八条【事业单位法人资格的取得】具备法人条件,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供公益服务设立的事业单位,经依法登记成立,取得事业单位法人资格;

依法不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从成立之日起,具有事业单位法人资格。

二、自然人与法人的区别主要在哪

1、代表不同法人代表社会组织;

自然人是单个人。

自然人不一定有法人资格,是以生命和血缘为生存特征的单个人。

法人不是个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只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

2、民事主体不同法人是集合的民事主体;

自然人则是以个人本身作为民事主体。

法人是一些自然人的集合体。

例如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的公司法都规定,公司法人必须由两人以上的股东组成。

3、属性不同自然人具有自然属性;

法人不具有这一属性。

法人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是法律意义上的”人”,而不是实实在在的生命体,其依法产生、消亡。

自然人是基于自然规律出生、生存的人,具有一国国籍的自然人称为该国的公民。

自然人的生老病死依自然规律进行。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非营利性组织,并且以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营利目而成立的,非营利组织可以作为法人。

以上就是胡律师为大家整理的《民法典非营利性组织可否作为法人》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本文链接:https://www.lawyeranswers.com/29682.html欢迎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

Like (0)
Previous 2022年 12月 29日 下午5:08
Next 2022年 12月 29日 下午5:30

相关推荐

  • 民法典担保的债权可以进行破产申报吗,相关法律规定

    导读: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民法典担保的债权可以进行破产申报吗,相关法律规定的问题带来帮助。

    公司经营 2023年 1月 3日
    25500
  • 注销公司清算组是由自己请吗,公司注销程序是怎样的

    导读: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注销公司清算组是由自己请吗,公司注销程序是怎样的相关的法律规定。

    公司经营 2022年 12月 21日
    17100
  • 能否在不同法院分别申请破产

    导读: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能否在不同法院分别申请破产,法院破产宣告的法律后果的问题带来帮助。

    公司经营 2022年 12月 21日
    28700
  • 执行时可以申请公司清算吗

    导读: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执行时可以申请公司清算吗相关的法律规定。

    公司经营 2022年 12月 29日
    25000
  • 兼并收购的优缺点

    现如今创业公司越来越多,风险也越来越大,有些经营不好的可能就会面临兼并收购的局面,可能对有些公司来说,兼并是一件好的事情,有的对于公司而言并非一件好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联系侵删) 一、兼并收购的风险 1、信息不对称引发的法律风险,指交易双方在并购前隐瞒一些不利因素,待并购完成后给对方或目标公司造成不利后果。现实中比较多的是被收购一方隐瞒一些影响交易谈判和…

    2022年 9月 6日
    36500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请扫码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