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故意砍人后判刑多久

导读:故意砍人会根据具体情形来进行判刑。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一般故意砍人后判刑多久

故意砍人会根据具体情形来进行判刑。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刑法另有规定是指失火、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按失火罪、交通肇事罪的规定处罚

二、故意伤害罪赔偿标准计算方法有哪些?

在故意伤害案件中,被害人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要求被告承担赔偿责任,故意伤害罪的赔偿标准如下:

1、医疗费赔偿金额的计算方法:

医疗费=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

2、误工费赔偿金额的计算方法:

误工费赔偿金额=受害人工资(元/天)×误工时间(天)

3、护理费赔偿金额的计算方法:

护理费赔偿额=护理标准(元/天)×护理期限(天)

4、交通费赔偿金额的计算方法:

交通费赔偿金额=就医、转院实际发生的交通费用。

5、住宿费赔偿金额的计算方法:

住宿费赔偿金额=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住宿标准×住宿时间

6、住院伙食补助费赔偿金额的计算方法:

住院伙食补助费=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标准(元/天)×住院天数。

7、营养费赔偿金额的计算方法:

营养费=实际发生的必要营养费用

8、残疾赔偿金赔偿金额的计算方法:

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年度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伤残等级系数×赔偿年限(20年)。

但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1岁就减少1年;

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

9、残疾辅助器具费赔偿金额的计算方法:

残疾辅助器具费=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

故意砍人涉及到故意伤害罪,除了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还需要向受害人支付赔偿。

具体的赔偿标准有加害人需要向受害人支付医疗费用和误工费用。

医疗费的总额等于诊疗费加上医院费和住宿费,误工费的总额等于受害人工资乘以误工的时间。

以上就是高律师为大家整理的《一般故意砍人后判刑多久》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本文链接:https://www.lawyeranswers.com/26021.html欢迎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

Like (0)
Previous 2022年 12月 26日 下午5:15
Next 2022年 12月 26日 下午5:30

相关推荐

  • 诉讼参与人参与虚假诉讼会被判刑吗

    导读: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诉讼参与人参与虚假诉讼会被判刑吗,伪造证据或妨害作证应如何处罚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刑事辩护 2023年 1月 1日
    15300
  • 非法提供精神药品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具体有哪些

    导读:为了更好的应对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法律问题,我们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站整理了一些与非法提供精神药品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具体有哪些,非法提供精神药品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相关的法律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刑事辩护 2022年 12月 22日
    17800
  • 缓刑考验期满后再犯罪是否累犯,累犯可以取保候审吗

    导读: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缓刑考验期满后再犯罪是否累犯,累犯可以取保候审吗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刑事辩护 2022年 12月 21日
    15800
  • 刑事拘留要具备哪些条件

    导读:刑事拘留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拘留的对象是现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其二,具有法定的紧急情形之一,比如有被害人指认的。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

    刑事辩护 2023年 1月 4日
    14500
  • 取保候审执行机关具体是什么

    导读:由被取保候审人居住地(包括户籍地、经常居住地和暂住地)的派出所执行。根据《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六条,居住地包括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经常居住地是指被取保候审人离开户籍所在地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

    刑事辩护 2022年 12月 24日
    23900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请扫码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