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

导读: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

一、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造谣、诽谤或者其他方式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所谓造谣,是指为了达到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而无中生有。捏造虚假事实,迷惑群众;

所谓诽谤,是指为了达到颠覆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而散布有损于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论,以损害国家政权的形象。行为人只要具有以造谣、诽谤或者其他方式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不管其所煽动的对象是否相信或接受其所煽动的内容,也不管其是否去实行所煽动的有关颠覆活动,均不影响犯罪的构成。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本条将犯罪主体分别规定为首要分子、罪行重大的、积极参加的和其他参加的。实施颠覆政府行为的都可以成为本罪主体,但主要是那些在中央和地方窃据党、政、军重要职位和有重大社会影响的野心家、阴谋家。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具有颠覆或者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恶意。

二、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零五条组织、策划、实施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对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对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对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以造谣、诽谤或者其他方式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按照规定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的犯罪构成包括了几个方面的内容,对于组织、策划、实施颠覆国家政权的行为构成犯罪的话是会被依法判刑的,希望大家可以明白。

以上就是韩律师为大家整理的《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本文链接:https://www.lawyeranswers.com/24428.html欢迎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

Like (0)
Previous 2022年 12月 23日 下午3:05
Next 2022年 12月 23日 下午3:19

相关推荐

  • 投毒致人重伤怎么判?投毒致人死亡判几年?

    小王因为成绩优异一直被老师和家长所看重,不过与他同一宿舍的室友成绩也与他不相上下,小王一直视他为眼中钉。最近学校要评选奖学金,小王在这个时候也动了歪心思,偷偷给室友的水杯中加了点东西。那么投毒致人重伤怎么判?投毒致人死亡判几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联系侵删) 一.投毒致人重伤怎么判? 1.犯投毒罪的,尚未造成危害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

    2022年 8月 25日
    25300
  • 共同犯罪有人不认罪有人认罪能判吗

    导读:为了更好的应对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法律问题,我们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站整理了一些与共同犯罪有人不认罪有人认罪能判吗,共同犯罪中的主犯该怎么处理相关的法律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刑事辩护 2022年 12月 15日
    22900
  • 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既遂通常情况下是怎么判刑的

    导读: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既遂通常情况下是怎么判刑的,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的构成要件相关的法律规定。

    刑事辩护 2022年 12月 23日
    18600
  • 刑法非法持有弹药罪既遂的判罪标准是什么

    导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禁止私人持有的弹药,而故意隐藏不交,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弹药的管理制度,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故立法上没有规定数额、情节的限制。

    刑事辩护 2022年 12月 27日
    18000
  • 做不了司法鉴定的情形有哪些

    导读: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鉴定委托,司法鉴定机构不得受理:1、委托事项超出本机构司法鉴定业务范围的;2、鉴定材料不真实、不完整、不充分或者取得方式不合法的;3、鉴定事项的用途不合法或者违背社会公德的等。

    刑事辩护 2022年 12月 20日
    17300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请扫码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