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犯罪未遂相比犯罪中止有什么特殊的特征

导读:1、发生的时间不同。2、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3、行为结果不同。4、刑事责任不同。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一、与犯罪未遂相比犯罪中止有什么特殊的特征?

与犯罪未遂相比犯罪中止的特殊的特征主要为犯罪中止是行为人主动放弃的,但是犯罪未遂却是由于客观原因导致的。

两者的区别具体如下:

1、发生的时间不同。

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

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在实施犯罪预备或者在着手实施犯罪以后,达到即遂以前放弃犯罪,均能构成犯罪中止。

2、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

在犯罪未遂中,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的实际结果违背行为人的本意,即欲为而不能为。

在犯罪中止中,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主动放弃当时可以继续实施和完成的犯罪,即能为而不为。

这是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根本区别。

3、行为结果不同。

犯罪未遂的结果是犯罪未逞,是指行为人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并不等于不发生任何损害结果。

犯罪中止要求行为人必须彻底地放弃犯罪。

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还要求行为人必须有效地防止他已经实施的犯罪行为之法定犯罪结果的发生。

4、刑事责任不同。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对中止犯的处罚轻于未遂犯,其目的是鼓励犯罪分子不要把犯罪行为进行下去,从而有效地保护人民的利益免遭犯罪的侵害。

二、构成犯罪中止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构成犯罪中止,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必须在犯罪过程中停止犯罪;

2、必须自动地放弃犯罪或自动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3、必须彻底地停止犯罪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生。

公民在实施故意杀人、或者是诈骗等刑事犯罪行为时可能会因为害怕受到刑事处罚、或者是不想让自己的近亲属被自己造成不良影响等的原因,而主观上放弃了继续实施犯罪行为。

若是主观上放弃之后,后期犯罪状态并不是既遂,那么犯罪行为一般会被认定为是犯罪中止。

以上就是王律师为大家整理的《与犯罪未遂相比犯罪中止有什么特殊的特征》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本文链接:https://www.lawyeranswers.com/23524.html欢迎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

Like (0)
Previous 2022年 12月 22日 下午5:07
Next 2022年 12月 22日 下午5:21

相关推荐

  • 福禄寿乐队成员杜雪儿获刑一年,走私毒品如何判刑?

    最近娱乐圈越来越多的明星被曝光,一而再而三的触碰法律的底线,福禄寿乐队成员杜雪儿获刑一年,走私毒品如何判刑? (图片来源于网络,联系侵删) 根据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发布,曾参加过《乐队的夏天》的福禄寿乐队成员之一杜雪儿,因犯走私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一万元。判决书上显示,杜雪儿去年1月从国外购买违禁药品邮寄入境,1月19日被羁押,3月5日被逮捕,但…

    刑事辩护 2022年 8月 25日
    29500
  • 刑事附带民事有精神损害赔偿吗

    导读: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刑事附带民事有精神损害赔偿吗,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是什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刑事辩护 2022年 12月 13日
    17800
  • 收贿100万以上怎么量刑,相关法律规定

    导读: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收贿100万以上怎么量刑,相关法律规定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

    刑事辩护 2023年 1月 9日
    21500
  • 校车超载危险驾驶罪的规定是什么?

    导读:平常的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法律知识。针对校车超载危险驾驶罪的规定是什么?的问题,我们在下面的文章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此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可以解答您的问题。

    刑事辩护 2023年 1月 9日
    1980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已经2004年9月1日国务院第6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规范海关行政处罚,保障海关依法行使职权,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下简称海关法)及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本实施条例。 第二条 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走私行…

    刑事辩护 2022年 8月 25日
    19400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请扫码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