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

导读: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是什么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一、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

(一)客体方面本罪侵犯的是安全事故监管制度。本罪主要是针对这几年来一些事故单位的负责人和对安全事故负有监管职责的人员在事故发生后弄虚作假,结果延误事故抢救,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进一步扩大的行为而设置的。

(二)客观方面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行为。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给予降职、撤职的处分,对逃匿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三)主体方面犯罪主体为对安全事故“负报告职责的人员”。“安全事故”不仅限于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大型群众性活动中发生的重大伤亡事故。

(四)主观方面主观方面有故意构成,要求责任人故意不报、谎报安全事故。《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是什么

安全事故一般划分为4个等级:

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1、特别重大事故指的是一次导致30人以上死亡,或者导致100人以上重伤,或者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亿元以上;

2、重大事故则指的是一次性导致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造成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因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

3、较大事故一般是针对一次导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造成10人以上50人以下出现重伤,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

4、一般事故则是一次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3人以上10人以下出现重伤,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

因此由上文的内容可以知道,一旦公司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而企业故意不报、谎报安全事故是非常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轻的会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严重的是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需要

以上就是吴律师为大家整理的《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本文链接:https://www.lawyeranswers.com/21655.html欢迎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

Like (0)
Previous 2022年 12月 21日 下午1:40
Next 2022年 12月 21日 下午2:09

相关推荐

  • 集资诈骗罪执行逮捕是否会判,集资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导读: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集资诈骗罪执行逮捕是否会判,集资诈骗罪的立案标准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刑事辩护 2023年 1月 7日
    16100
  • 行为人盗窃多少要拘留?

    导读:行为人盗窃的数额达到一千元以上的就会被拘留,因为只要是行为人实施盗窃,并且盗窃的数额达到一千元的,就可以认定为数额较大的情形,此时如果是行为人符合法定的刑事拘留的情形,那么公安机关就可以对其采取刑事拘留的措施。

    刑事辩护 2022年 12月 28日
    19700
  • 取保候审一般多少天可以解除?

    导读:这需要结合案件的情况来确定,但取保候审的最长时间为十二个月,只要不存在其它情形超过十二个月就会解除,如果当事人存在犯罪的事实,那么就会被依法的逮捕,从而会把案件移交给检察院。

    刑事辩护 2023年 1月 4日
    30700
  • 专利代理条例

    第706号 《专利代理条例》已经2018年9月6日国务院第23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专利代理条例》公布,自2019年3月1日起施行。 总理 李克强 2018年11月6日 (1991年3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6号发布 2018年9月6日国务院第23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 第一条 为了规范专利代理行为,保障委托人、专利代理机构和专利代理师的合…

    刑事辩护 2022年 8月 25日
    23400
  • 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是否能减刑假释

    导读: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是否能减刑假释,假释后应当遵守什么规定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刑事辩护 2022年 12月 15日
    18900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请扫码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