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买卖武装部队公文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导读: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中国对买卖武装部队公文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法生产、买卖武装部队制式服装,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伪造、盗窃、买卖或者非法提供、使用武装部队车辆号牌等专用标志,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二、买卖武装部队公文罪构成条件是什么?

1、主体此罪对行为主体没有限制,任何人都有可能构成该罪,即本罪主体为不特定主体。

2、主观方面伪造、变造、买卖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罪的责任形式是故意。

这里的故意,是指明知是伪造、变造、买卖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而有意实施的主观心理状态。

3、客体伪造、变造、买卖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罪的客体是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

这里的武装部队的公文,是指武装部队制作的用于公务活动的公函、通告、命令等文件。

武装部队的证件,是指武装部队制作、签发的用于证明单位和人员的身份、资历、授权、许可、权属等事项的各类凭证和依据。

武装部队的印章,是指武装部队使用的单位公章、各种特殊用途的专用章及用于公务的个人印章。

4、客观方面伪造、变造、买卖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罪的客观行为是伪造、变造、买卖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

这里的伪造,是指无制作权的人冒用名义,非法制作。

变造,是指采用涂改、擦涂、拼接、更换照片等方法,改变其原来真实内容。

买卖,是指为某种目的,购进和出售。

综上所述,武装部队制作的公文、使用的印章和证件是一种在社会领域中占有重要作用的一种文件,若是对其武装部队公文进行买卖,可能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当事人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以上就是许律师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对买卖武装部队公文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本文链接:https://www.lawyeranswers.com/21405.html欢迎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

Like (0)
Previous 2022年 12月 21日 上午10:12
Next 2022年 12月 21日 上午10:30

相关推荐

  • 刑事案件申诉要什么材料

    导读:申诉人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时,应当递交申诉书、身份证明、相关法律文书及证据材料或者证据线索。1、身份证明是指自然人的居民身份证、军官证、士兵证、护照等能够证明本人身份的有效证件;2、相关法律文书是指人民检察院作出的决定书、刑事申诉复查决定书、刑事申诉复查通知书、刑事申诉审查结果通知书或者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

    刑事辩护 2022年 12月 27日
    16800
  • 被纪检委留置期间家属怎么做,相关法律规定

    导读: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被纪检委留置期间家属怎么做,相关法律规定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刑事辩护 2022年 12月 22日
    50100
  • 双方发生纠纷将对方打致轻伤能定罪故意伤害吗

    导读: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双方发生纠纷将对方打致轻伤能定罪故意伤害吗,民事纠纷的解决方式有哪些的问题带来帮助。

    刑事辩护 2023年 1月 9日
    17900
  • 孕妇被打鉴定轻微伤怎么办,轻微伤鉴定程序怎么走

    导读: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孕妇被打鉴定轻微伤怎么办,轻微伤鉴定程序怎么走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刑事辩护 2023年 1月 3日
    18200
  • 故意欺骗算不算犯罪了?

    导读:故意欺骗他人不一定就犯罪了,若欺骗行为导致他人处分了自己的财产,且处分的财产数额比较大,那么实施欺骗行为的公民、或者是单位,就有可能会涉嫌犯诈骗罪,至于罪名是否成立,需要法院审理欺诈案件后确定。

    刑事辩护 2023年 1月 7日
    18100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请扫码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