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票据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导读:票据诈骗罪是通过票据行使诈骗犯罪,从而获得非法利益的行为。表现形式通常为明知是伪造、作废的票据仍然使用,或冒用他人的票据,或签发空头支票、签发无资金保证的汇票、本票。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票据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票据诈骗罪是通过票据行使诈骗犯罪,从而获得非法利益的行为。

表现形式通常为明知是伪造、作废的票据仍然使用,或冒用他人的票据,或签发空头支票、签发无资金保证的汇票、本票。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的通知规定可知,票据诈骗罪的立案标准,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个人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

(二)单位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二、票据诈骗罪的客观方面有什么表现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汇票、本票、支票进行诈骗的行为。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五种形式:

1、明知是伪造、变造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

即,行为人明知是伪造、变造的汇票、本票、支票,但仍然将其冒充为真实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骗取他人财物。

构成这种形式的犯罪要求行为人在使用汇票、本票、支票时,必须是“明知”是伪造、变造的,并且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他人财物。

如果行为人在使用汇票、本票、支票时不知道是伪造、变造的,则不构成本罪。

根据《票据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故意使用伪造、变造的票据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明知是作废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

即,行为人明知汇票、本票、支票是根据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不能使用的作废票据,如过期票据、无效票据等,但仍然使用这些票据进行诈骗。

构成这种形式的犯罪要求行为人在使用汇票、本票、支票时,必须是“明知”是作废的,并且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他人财物。

如果行为人在使用汇票、本票、支票时不知道是作废的,不构成本罪。

3、冒用他人的汇票、本票、支票。

即,行为人明知汇票、本票、支票是属于他人的,但仍然冒用他人名义、以合法持票人的名义使用,如转让、行使票据权利(持票人向票据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等。

实践中,冒用他人票据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行为人以非法手段,如欺诈、盗窃或者胁迫等手段取得票据;

(2)没有代理权或超越代理权使用票据;

(3)将他人委托代为保管的票据进行使用;

(4)捡拾他人遗失的票据进行使用。

4、签发空头支票或者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骗取财物。

根据《票据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开立支票存款账户,申请人必须使用其本名,并提交证明其身份的合法证件;

开立支票存款账户和领用支票,应当有可靠的资信,并存入一定的资金;

开立支票存款账户,申请人应当预留其本名的签名式样和印鉴。

并在第八十七条和第八十八条规定,禁止签发空头支票,支票的出票人不得签发与其预留本名的签名式样或者印鉴不符的支票。

在第一百零二条规定,签发空头支票或者故意签发与其预留的本名签名式样或者印鉴不符的支票,骗取财物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签发空头支票或者故意签发与其预留的本名签名式样或者印鉴不符的支票,若构成犯罪,必须是行为人在主观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进行骗取财物的故意。

如果因单位支票管理制度混乱,行为人不了解支票相关知识,因大意或不知道本单位财物状况,在购买商品时造成空头支票的出现,或者由于一些银行、金融机构在办理结算、转账、汇款等业务时,因拖延时间,使原本按正常期限应当到账的款项被拖延,造成出现空头支票等情况,不能以票据诈骗罪定罪处罚。

5、汇票、本票的出票人签发无资金保证的汇票、本票或者在出票时作虚假记载,骗取财物。

根据《票据法》的规定,汇票、本票的出票人必须具有支付汇票、本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以作为支付的保证,如果签发无可靠资金来源的汇票、本票骗取资金,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因此,如果行为人签发无可靠资金来源的汇票、本票骗取资金,属于票据诈骗。

同时,汇票、本票的记载必须真实,如果不真实,则会导致票据不能使用,如果出票人在出票时作虚假记载,骗取财物,也属于票据诈骗。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条的规定,构成票据诈骗罪,诈骗数额需达到数额较大。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二)》的通知(公通字[2010]23号)第五十一条,个人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单位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因此,票据诈骗罪的数额标准根据犯罪主体是自然人还是单位不同。

如果票据诈骗的数额达不到上述标准,不构成票据诈骗罪。

如果行为人出于过失而使用金融票据,如不知是伪造、变造或作废的金融票据、误签空头支票、对票据事项因过失而导致记载错误等,不构成犯罪。

判断行为人是否明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而使用,需要综合如行为人的知识能力和实际情况等各种情形认定。

以上就是朱律师为大家整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票据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本文链接:https://www.lawyeranswers.com/21137.html欢迎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

Like (0)
Previous 2022年 12月 20日 下午6:41
Next 2022年 12月 20日 下午7:00

相关推荐

  • 刑事案件故意伤害能认定为工伤吗

    导读:当前的社会中,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中我们对刑事案件故意伤害能认定为工伤吗,哪些情形不能认定为工伤进行了解答,希望能解答您的问题。

    刑事辩护 2022年 12月 15日
    19800
  • 暴力催收犯什么刑法_暴力催收怎么解决

    近年来,网贷现金贷发展的如火如荼,给广大用户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也衍生了一批游走在灰色地带的群体—催收行业,催收是贷款机构对于逾期不良资产回收的一种方式,那暴力催收违法吗?触犯了什么法律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联系侵删) 一、暴力催收的定义和认定标准 1、暴力催收的定义是:放款机构通过一些非法手段向欠款人追讨债务! 2、目前常见的暴力催收方式有如下几种,认定标…

    2022年 8月 25日
    24300
  • 福建省居民户口登记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户口登记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户口登记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户口登记,包括登记、注销、迁移、项目变更、更正。 第三条 公民户口以在经常居住地登记为原则,实行属地管理。一个公民只能登记一个户口。 第四条 依法登记户口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申报户口登记应当遵…

    刑事辩护 2022年 8月 25日
    28900
  • 参与敲诈勒索没有前科从犯怎么量刑,相关法律规定

    导读: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参与敲诈勒索没有前科从犯怎么量刑,相关法律规定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

    刑事辩护 2023年 1月 9日
    16100
  • 中国男子遭诈骗团伙绑架海外抽血半年,诈骗绑架怎么判?

    据了解,这位小伙是一位来自江苏盐城的90后。在中国找工作时,他被诈骗团伙绑架到柬埔寨埔寨,因为拒绝参与网络诈骗的非法行动,被诈骗团伙虐待,被抽血卖钱。 (图片来源于网络,联系侵删) 近半年来,男孩每半个月抽血3瓶,每瓶约500毫升,共抽血7次。后来,小伙趁网络诈骗团伙监管人员不注意逃跑。2月12日,他被中柬义工队接到中柬第一医院接受抢救。在中柬第一医院医学专…

    刑事辩护 2022年 8月 25日
    17900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请扫码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