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如何保护死人的名誉权

导读: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民法典如何保护死人的名誉权,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

一、民法典如何保护死人的名誉权

我国现有法律保护死人的名誉权的。对死者的名誉权乃至姓名、肖像、荣誉、隐私等人格、身份权的保护,是有充分法律依据的。名誉直接关系到公民、法人的人格尊严,它是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乃至其它社会活动的基本条件。法人的名誉表示社会的信誉,这种信誉是法人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在它的整个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特别是企业法人的名誉,反映了社会对它在生产经营等方面表现的总的评价。法人的名誉往往对其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发生重大的影响,名誉权是民事主体的一项重要的人身权利。因此,除了我国宪法、刑法和一些行政法规很重视这项权利的保护之外。《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在确认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的同时,又以禁止性法律规范规定了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二、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

1.侮辱行为侮辱,是指故意以暴力、语言、文字、漫画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

侮辱的表现形式有:

(1)以口头语言或动作(非暴力)侮辱他人。

(2)以暴力的方式侮辱他人。

(3)以书面语言的形式侮辱他人。

2.诽谤行为诽谤,是指行为人故意或过失地散布虚假事实,贬损他人名誉的行为。

所谓“故意”,是指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人明知所散布的事实是虚构的,不存在的,但因可以达到贬损他人名誉而仍然散布的行为;

所谓“过失”,是指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人不知所散布的事实是虚假的,但因可以达到攻击目的而贬损他人名誉或因好奇而散布、传播的行为。

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不是虚假的,散布这些事实涉及隐私,其目的是为了贬损其名誉的,亦可因泄漏个人隐私贬损他人名誉而承担侵权责任。

诽谤的表现形式有:

(1)语言诽谤。

如通过口头语言将捏造的事实加以散布,致他人的名誉受损。

(2)文字、漫画诽谤。

如通过撰写文章或绘制漫画,捏造事实并加以散布,致他人的名誉受损。

3.新闻报道严重失实新闻报道失实,是指新闻报道与事实真相不符的情形。

如果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损,则应视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但考虑到新闻的时效性,新闻报道存在一些差错也在所难免,故新闻报道中出现一般性的失实,可不作侵害名誉权处理。

只有在新闻报道中严重失实并致他人名誉受损时,才视为侵害名誉权的行为。

4.评论严重不当评论严重不当,是指对某人或某事的评论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符的情形。

评论严重不当,且致他人名誉受损时,应认定为侵害名誉权。

但基于言论自由的理念,对评论予以苛责也不合适。

因此,如果评论仅仅是用语不当或遣词造句不确切,且无故意或过失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和用语时,不能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我们可以了解到按照规定对于我国现有法律保护死人的名誉权的。

对死者的名誉权乃至姓名、肖像、荣誉、隐私等人格、身份权的保护,是有充分法律依据的。

以上就是卢律师为大家整理的《民法典如何保护死人的名誉权》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本文链接:https://www.lawyeranswers.com/15694.html欢迎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

Like (0)
Previous 2022年 12月 13日 下午7:54
Next 2022年 12月 13日 下午7:56

相关推荐

  • 人身损害赔偿怎样打官司

    导读:人身损害赔偿打官司的流程是,先制作好起诉书,收集关于原被告的身份证明,和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相关的证据。相关的证据材料都要递交到侵权人所在地的民事法院,具有管辖权的民事法院会在7天内通知原告是否立案。

    损害赔偿 2022年 12月 22日
    38000
  • 人身损害赔偿配偶可以是被抚养人吗

    导读: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人身损害赔偿配偶可以是被抚养人吗,人身损害赔偿医疗费怎么计算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损害赔偿 2023年 1月 1日
    16000
  • 二次起诉人身损害赔偿收费吗

    导读: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二次起诉人身损害赔偿收费吗,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有哪些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损害赔偿 2022年 12月 15日
    20900
  • 污染环境罪主观是过失吗

    导读:一般来说污染环境罪属于过失类犯罪,主观方面由过失构成,即行为人对于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规,排放、倾倒或者处置危险废物是明知的,但对于由此造成的严重后果不是行为人所希望的。

    损害赔偿 2022年 12月 15日
    16900
  • 法律援助申请是否可以撤销,相关法律规定

    导读: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法律援助申请是否可以撤销,相关法律规定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

    损害赔偿 2022年 12月 20日
    23900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请扫码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