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婚姻法律适用是怎么规定的?

导读:涉外婚姻法律适用的规定,是按照《民法典》中有关婚姻的规定来进行办理的,在我国境内的外国人员办理结婚事宜的,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规定来进行处理,具体情况可以咨询民政部门来进行处理。

涉外婚姻法律适用于《民法典》,其中明确规定了我国对于婚姻的相关规定,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第一千零四十条 本编调整因婚姻家庭产生的民事关系。

第一千零四十一条 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

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第一千零四十二条 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第一千零四十三条 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

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第一千零四十四条 收养应当遵循最有利于被收养人的原则,保障被收养人和收养人的合法权益。

禁止借收养名义买卖未成年人。

第一千零四十五条 亲属包括配偶、血亲和姻亲。

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为近亲属。

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亲属为家庭成员。

第一千零四十六条 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第一千零四十八条 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第一千零四十九条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第一千零五十条 登记结婚后,按照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

第一千零五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三)未到法定婚龄。

第一千零五十二条 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对于涉及婚姻的处理上,一般也是包括结婚或者离婚两种情况下,相关情况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根据双方自愿的原则来结婚或者离婚,如果存在强迫婚姻的则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同时对于无法协议离婚的,也可以起诉离婚处理。

以上就是王律师为大家整理的《涉外婚姻法律适用是怎么规定的?》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本文链接:https://www.lawyeranswers.com/15276.html欢迎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

Like (0)
Previous 2022年 12月 13日 下午7:57
Next 2022年 12月 13日 下午7:59

相关推荐

  • 涉外婚姻的离婚手续如何办理

    导读:离婚民事调解书范文要写明原告和被告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本案在审理过程中,经人民法院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如下协议:写明协议的内容。写明诉讼费用的负担

    涉外专长 2022年 12月 13日
    22100
  • 重婚罪国外结婚的怎么办

    导读:重婚罪国外结婚的可以到公安报案或者民事诉讼。重婚罪是一种触犯法律的行为,当事人可以到国内公安机关报案追究重婚者的刑事责任,也可以到法院起诉离婚,可以向重婚者索要精神损害赔偿。

    涉外专长 2022年 12月 13日
    30000
  • 仲裁机构不予受理的情形有哪些?

    导读:以下情形不予受理:申请人不具有主体资格;申请人与申请仲裁的争议无直接利害关系;申请人不是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的当事人;申请人不是死亡职工的法定继承人及利害关系人。争议内容不属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争议不属于本仲裁委员会的管辖。仲裁申请已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的时效。申请书及有关材料不符合要求。

    涉外专长 2022年 12月 13日
    20800
  • 涉外仲裁与普通仲裁的区别包括什么?

    导读:涉外仲裁与普通仲裁的区别包括:仲裁机构的选定不听,仲裁规则的选定不同以及裁决是否最终局不同。涉外仲裁指中国涉外仲裁机构根据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或者事后签订的仲裁协议,依法对涉外在事实上作出判断,在权利义务上作出裁决的法律制度。

    涉外专长 2022年 12月 13日
    23300
  • 保证函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导读:保证函的法律规定是需要通过书面的形式来做出相关的保证。根据我们国家《民法典》第683条当中明确的规定机关法人是不能够作为保证人的,但是经过相关的机关批准之后进行转贷的是除外的,还有就是保证的范围是包括有主债权和利息以及违约金。

    涉外专长 2022年 12月 13日
    23600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请扫码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