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期间举债算共同债务吗

导读:夫妻离婚期间产生的债务,若是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则是共同债务。根据法律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法院进行判决。

一、离婚期间举债算共同债务吗

夫妻离婚期间产生的债务,若是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则是共同债务。根据法律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法院进行判决。

在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上,坚持的原则是共债共签的原则,同时也明确以家庭日常生活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原则。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随着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家庭日常生活所需的消费需求,消费类型和消费层次,也出现了多样化和高端化的发展情况。

二、夫妻共同债务的举证责任分配

夫妻共同债务在举证责任的分配上应当遵循如下规则:

首先,就债权人而言,债权人仍然需要对基础的债权债务关系尽到举证责任。例如向法院举证证明《借条》、《借款协议》的真实性、夫妻双方均作为债务人签字,或者虽然在签订《借条》、《借款协议》时仅有夫妻一方签字,但事后夫妻另一方通过其他形式追认,例如出具《还款承诺书》等。

其次,如果债权人仅能证明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负债的,但夫妻一方对外所负债务符合“家庭日常生活需要”,那么我们推定该债务是夫妻共同债务,债权人无需另行举证。非举债配偶方如果反驳主张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则需要举证证明举债人所负债务并非用于家庭日常生活。

再次,对于超出家庭日常生活所需的债务,原则上不作为共同债务,债权人主张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需要举证证明,例如证明债务用于购置家庭住房等。如果债权人不能证明夫妻一方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则不能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需要重点说明的是,并非所有的金额较大、超出日常生活需要的债务,就一定是个人债务。如果一方借了大额的外债,但是借款用于投资、经营,债权人也确有证据证明投资经营后所得利润用于家庭生活、或者形成了夫妻共同财产、未举债夫妻另一方分享了相应的经营收益的,这种情况下应该是夫妻共同债务。

以上就是吕律师为大家整理的《离婚期间举债算共同债务吗》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本文链接:https://www.lawyeranswers.com/13981.html欢迎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

Like (0)
Previous 2022年 12月 13日 下午6:36
Next 2022年 12月 13日 下午6:38

相关推荐

  • 遇到欠钱不还联系不上咋办

    导读:1、电话不接、微信不回也不见人的,可以直接起诉要求还钱。起诉缺席判决之后,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即使对方下落不明,但是法院也可以通过网络查控系统查询对方名下财产进行划扣、冻结、拍卖等等。2、向法院申请宣告对方为失踪人,然后由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款项。

    债权债务 2022年 12月 28日
    15900
  • 个人债务追讨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导读:追讨债务时需要注意债务的偿还时间,追讨债务属于民事案件,有三年的诉讼期限,超过三年不可以去法院起诉讨债,除此之外还要跟债务人签订书面的还款协议,要采用合法的方式讨债,不能采用暴力手段进行催收。

    债权债务 2023年 1月 4日
    17400
  • 对付欠钱不还玩失踪的人怎么办

    导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追讨欠债:1. 申请诉前财产保全。2. 到法院提起诉讼。3. 向法院申请宣告债务人失踪。4.尽量查询到债务共同偿还或者连带偿还责任人。需要注意,起诉有诉讼时效的限制,过了诉讼时效的债权将不受法律保护。

    债权债务 2023年 1月 2日
    16200
  • 房产证抵押在私人手里有效吗

    导读:当前的社会中,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中我们对房产证抵押在私人手里有效吗,抵押权人行使抵押权注意事项是什么进行了解答,希望能解答您的问题。

    债权债务 2022年 12月 13日
    17700
  • 要债不还起诉需要什么证据

    导读:1、证明借款关系存在的证据:借款合同、借款协议、借条、欠条、还款承诺书等。2、证明已偿还借款的证据:收条或各次还本付息的付款凭证。3、诉讼请求金额的计算依据:提供诉讼请求中关于要求计付本金及利息数额的计算清单,包括本金余额的计算清单、利息金额的计算清单等。

    债权债务 2023年 1月 4日
    18000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请扫码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