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关于印发《流浪未成年人需求和家庭监护情况评估规范》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1〕39号)精神,推动各地开展流浪未成年人需求和家庭监护情况评估,提高救助保护工作实效,民政部制定了《流浪未成年人需求和家庭监护情况评估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民政部

2012年9月13日

第一条 为了解流浪未成年人需求和家庭监护情况,通过评估对流浪未成年人生活照料、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回归安置等救助保护提供多元化服务建议,预防未成年人再次流浪,保障其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参与权等权益,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依法举办的为流浪未成年人提供救助、保护、教育的救助保护机构。

第三条 流浪未成年人需求和家庭监护情况评估的对象,是进入救助保护机构的有评估必要的流浪未成年人及其家庭。

第四条 流浪未成年人需求评估是指对流浪未成年人情况进行了解,确定其需求满足情况、存在问题及其成因,形成阶段性评估结论的过程。

第五条 流浪未成年人家庭监护评估是指对流浪未成年人的家庭监护状况、监护能力进行了解,确定家庭监护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形成阶段性评估结论的过程。

第六条 坚持以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为中心,通过评估促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个性化。

第七条 流浪未成年人需求和家庭监护情况评估,应当由救助保护机构工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或者委托具有相应从业资质的社会组织、相关机构开展。

第八条 阶段性评估资料应当妥善存放。评估人员应当保护评估对象的隐私信息,不得擅自将评估相关资料、评估经过与结论对外披露。因研究、统计确需对外提供评估资料的,应当隐去可能会据以辨认出评估对象的信息。

第九条 评估方式包括:

(一)与评估对象进行直接交流;

(二)查阅流浪未成年人救助记录或者受助档案;

(三)电话访问、问卷调查;

(四)赴乡镇(街道)、社区实地调查或者咨询相关专业机构。

第十条 评估应当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和工具,科学应用评估量表。

第十一条 应当保证评估环境的私密性,重视流浪未成年人的主观感受。

第十二条 了解流浪未成年人的基本信息,包括:

(一)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及宗教信仰;

(二)身份信息、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住所地。

第十三条 了解并检视流浪未成年人健康状况,包括:

(一)既往病史,是否有危重病、精神病、传染病、内外伤等;

(二)对身体状况、治疗情况的自我描述,并查看相关资料;

(三)必要时可以由医生对其身体状况进行检查、诊断。

第十四条 了解流浪未成年人的流浪经历,包括:

(一)流浪原因、流浪时间和流浪的次数;

(二)流浪期间的生存方式;

(三)是否有被剥削、诱骗、胁迫、拐卖、虐待、遗弃等经历;

(四)是否有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或者违法犯罪行为。

第十五条 了解流浪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情况,包括:

(一)受教育背景和受教育意愿;

(二)道德、法律、卫生、生活技能以及其它常识方面的认知。

第十六条 了解流浪未成年人对家庭基本信息、家庭关系、家庭监护情况和家庭经济能力的自我描述。

第十七条 评估流浪未成年人的社会认知、自我认知与流浪经历之间的相互影响,包括:

(一)对同伴、同学、亲人、朋友、老师以及其它相关人员,学校、家庭、救助机构或者其他机构的认知;

(二)对自己行为、心理的评价和认识;

(三)有无重大心理创伤或者异常行为表现;

(四)必要时由专业心理工作者进行心理评估。

第十八条 了解流浪未成年人对就学、就业的规划以及回归安置的意愿。

第十九条 了解流浪未成年人家庭基本信息,包括:

(一)家庭成员组成,家庭成员文化程度、宗教信仰以及生活习俗;

(二)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既往病史;

(三)家庭重大变故,家庭成员有无犯罪记录。

第二十条 了解流浪未成年人的家庭关系,包括:

(一)家庭成员之间是否和睦;

(二)流浪未成年人与监护人亲疏关系和互动情况;

(三)流浪未成年人法定监护人与临时监护人的关系。

第二十一条 了解流浪未成年人家庭经济能力,包括:

(一)家庭成员的生活现状;

(二)家庭成员的就业以及收入情况;

(三)社会保障情况和其它社会支持情况。

第二十二条 了解流浪未成年人家庭监护状况,包括:

(一)家庭监护意愿和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有无虐待、剥削、遗弃或者严重疏于照管等现象;

(三)监护责任知晓程度、监护计划和方式方法。

第二十三条 了解流浪未成年人家庭所处社会环境,包括:

(一)地理位置以及周边安全情况;

(二)学校、社区对家庭监护的支持程度;

(三)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基层组织对家庭监护的支持程度;

(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第二十四条 评估流浪未成年人的回归安置条件,包括:

(一)监护人对流浪未成年人就学、就业的规划以及回归安置的意愿;

(二)监护人是否有监护意愿和监护抚养能力;

(三)是否能落实与流浪未成年人相关的义务教育、社会保障政策和帮扶措施。

第二十五条 应及时记录流浪未成年人需求和家庭监护情况评估进展,形成比较完整的评估报告。

第二十六条 评估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流浪未成年人及其家庭的基本信息;

(二)流浪未成年人需求情况;

(三)流浪未成年人家庭监护情况;

(四)有利因素、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五)阶段性评估结论;

(六)服务建议。

第二十七条 服务建议应对流浪未成年人及其家庭监护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帮扶措施。

第二十八条 应当将流浪未成年人需求和家庭监护评估报告纳入受助档案,为机构转介、跟踪回访提供参考依据。

第二十九条 流浪未成年人需求评估和家庭监护情况评估,既可以综合评估,也可以分别评估。流入地救助保护机构重点开展流浪未成年人需求评估,流出地救助保护机构重点开展流浪未成年人家庭监护情况评估。

以上就是律师365小编整理的民政部关于印发《流浪未成年人需求和家庭监护情况评估规范》的通知。如法律上的问题, 可关注询律公众号咨询~

律师365是专业的法律咨询平台lawyer365.cn,如您有任何法律问题需要咨询,欢迎致电律师。

以上就是律师365为大家整理的《民政部关于印发《流浪未成年人需求和家庭监护情况评估规范》的通知》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本文链接:https://www.lawyeranswers.com/10076.html欢迎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

Like (0)
Previous 2022年 8月 25日 下午4:59
Next 2022年 8月 25日 下午4:59

相关推荐

  • 构成骗取贷款罪要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吗?

    导读:构成骗取贷款罪要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且只有是非法占有的数额较大的,才会构成贷款诈骗罪。实施了贷款诈骗行为后,侵犯的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财产。法院审理诈骗案件后,若是发现诈骗数额不大,有可能会认定贷款诈骗罪不成立。

    刑事辩护 2023年 1月 8日
    13500
  • 老赖犯罪怎么量刑,被执行人无还款能力如何处理

    导读: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老赖犯罪怎么量刑,被执行人无还款能力如何处理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刑事辩护 2023年 1月 9日
    17200
  • 滥伐林木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具体有哪些

    导读: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滥伐林木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具体有哪些,滥伐林木罪的犯罪判刑标准是什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刑事辩护 2022年 12月 23日
    17400
  • 改判后减刑是否有效,哪些情形不适用缓刑

    导读: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改判后减刑是否有效,哪些情形不适用缓刑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刑事辩护 2022年 12月 23日
    19800
  • 怎么样判断是否构成叛逃罪

    导读:当前的社会中,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中我们对怎么样判断是否构成叛逃罪,犯叛逃罪的我国刑法是怎么处罚进行了解答,希望能解答您的问题。

    刑事辩护 2022年 12月 15日
    32600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请扫码加微信